索 引 號:13914629N/2022-000035 | 發布機構:天水市麥積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 發文字號:麥政辦發〔2022〕64號 |
組配分類:工作方案 | 成文日期:2022-08-05 |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
天水市麥積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麥積區“十四五”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天水市麥積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麥積區“十四五”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鎮、道北街道,區直有關部門,駐區有關單位:
現將《麥積區“十四五”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方案》,已經區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你們,請按照各自職責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天水市麥積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8月5日
麥積區“十四五”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發〔2021〕40號)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廳字〔2021〕44號),認真落實生態環境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關于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環辦土壤〔2019〕48號)及生態環境廳、水利廳、農業農村廳《關于印發<甘肅省“十四五”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甘環土壤發〔2021〕22號),有序推進全區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解決農村水環境突出問題,助力鄉村生態振興,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分級管理、分類治理、分期推進”的工作思路,以農村地區房前屋后河塘溝渠和群眾反映強烈的黑臭水體為重點,以基本消除農村較大面積黑臭水體為目標,從“查、治、管”三個方面有序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治理,不斷改善農村地區水環境質量,助力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二)基本原則
突出重點,統籌推進。以房前屋后河塘溝渠和群眾反映強烈的黑臭水體為重點,狠抓污水垃圾、廁所糞污、畜禽養殖、農業面源和內源污染治理。區域統籌,分區分類開展治理,將黑臭水體治理與衛生改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水系整治、鄉村建設示范等一體化推進。
因地制宜,標本兼治。充分結合農村類型、自然環境及經濟發展水平、水體匯水情況等因素,根據污染成因和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因河(塘、溝、渠)分類施策。堅持治標與治本相結合,既滿足近期消除黑臭的目標,又要兼顧遠期水質穩定達標,從源頭上解決導致水體黑臭的相關環境問題,做到長“制”久清。
拉條掛賬,逐一銷號。實行監管清單動態更新,定期開展復查復核,確保農村黑臭水體“應排盡排,應統盡統”。優先整治群眾反映強烈、水域面積較大的國家監管范圍內的農村黑臭水體,對納入省級監管的黑臭水體,分期分批實施治理,實行“拉條掛賬、逐一銷號”。
黨建引領,全民參與。將農村黑臭水體治理作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的重要舉措,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基層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引導村民參與黑臭水體治理;尊重村民意愿,提升村民參與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治理效果接受村民監督和評價。
(三)目標任務
我區作為國家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區,按照國家、省、市要求,2022年底,納入全省清單范圍內的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率達到90%以上,同時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技術模式和長效管理機制。2025年底,納入全省清單范圍內的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率達到100%,較大面積或群眾反映強烈的黑臭水體基本消除,整治效果得到持續鞏固。
二、治理范圍和對象
(一)范圍。全區行政村范圍內顏色明顯異?;蛏l濃烈(難聞)氣味的農村黑臭水體。
(二)對象。行政村內村民主要集聚區向外延伸1000米區域內水體面積大、污染程度重、居民反映強烈的河、塘、溝渠三類農村黑臭水體。2020年我區被確定為國家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區后,邀請蘭州交通大學專業技術團隊通過排摸、識別,確定了38條農村黑臭水體治理任務。我區依托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采取截污納管、清淤疏浚等措施進行治理。目前全區確定的38條黑臭水體納入監管清單,清單實施動態更新管理。
三、工作措施
(一)定期開展排查識別
各鎮、道北街道,有關部門要每年至少組織開展一次本行政區域內農村黑臭水體更新排查工作,采取感官識別、問卷調查、公眾評議、水質監測和村民信訪舉報等方式,明確水體區位、黑臭區域、水質情況、影響范圍、污染源等,建立臺賬,制定治理計劃。區生態環境分局對新增農村黑臭水體和返黑返臭水體,要及時更新至全國農村黑臭水體采集與監管平臺,列入監管清單。
(二)分類施策進行治理
根據黑臭水體類型、污染成因、黑臭程度和治理目標,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科學選取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治理方式,綜合施策、系統治理。
1.農村生活污水型黑臭水體。采用鋪設污水收集管網納入城鎮污水收集管網,建設集中和分散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和配套管網等方式實施整治。新增污水處理設施同步配套建設村莊內污水管網,確保污水有效收集,已建污水處理設施強化運行維護,確保設施正常運行。對不具備建設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地區,重點抓好廁所糞污治理。以農牧循環、就近消納、綜合利用為主線,與農村庭院經濟和農業綠色發展相結合,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糞污資源化利用模式。(責任單位:區生態環境分局、區住建局、區農業農村局、各鎮、道北街道)
2.農廁糞污型黑臭水體。加強改廁與污水治理有效銜接,對水沖式廁所的糞污納入分散處理、集中處理設施或城鎮污水管網統一處理,鼓勵有條件的地區聯戶、聯村、村鎮一體化處理。嚴禁廁所糞污清掏后隨意棄置或污水直排周邊河塘溝渠。(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區衛健局、區生態環境分局、區住建局、各鎮、道北街道)
3.農村生活垃圾型黑臭水體。完善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設施設備,科學合理設置生活垃圾收集點和中轉點,做好防滲和防雨措施,防止垃圾滲濾液或雨水沖刷垃圾形成的土壤和水體污染。建立健全垃圾收集轉運體系,清理水體沿岸積存垃圾,做好河岸、水體保潔和水生植物、沿岸植物的季節性收割和無害化處置。嚴厲查處向河塘溝渠傾倒垃圾的行為。(責任單位:區住建局、區環衛中心、區水務局、各鎮、道北街道)
4.畜禽養殖污染型黑臭水體。嚴格落實畜禽養殖區劃管理要求,督促畜禽養殖場健全糞污收集貯存配套設施,采取綜合利用與達標治理相結合方式,推進畜禽糞污源頭減量、種養結合、還田利用。規?;笄蒺B殖單位應嚴格落實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制度,對規模以下畜禽養殖場戶,鼓勵糞污就近就地還田利用。消納土地充足區域,畜禽糞污優先就地就近還田利用。消納土地不足區域,鼓勵建設畜禽糞污收集運輸體系和集中處理中心。對設有排污口的畜禽養殖場加強環境監管力度,確保達標排放。(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區畜牧中心、區生態環境分局、各鎮、道北街道)
5.水產養殖污染型黑臭水體。優化水產養殖生產布局,科學劃定水產養殖禁養區、限養區和養殖區,開展以漁凈水、以漁控草、以漁抑藻,加大水產養殖尾水治理及底泥排放監管力度,推動尾水資源化利用或達標排放,修復水域生態環境。(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區畜牧中心、各鎮、道北街道)
6.種植業污染型黑臭水體。積極推廣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水肥一體化、機械施肥、新型肥料應用等技術,實現化肥減量。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和大中型高效藥械,推行精準科學施藥和病蟲害統防統治等,實現農藥減量(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在化肥農藥減量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選擇適宜治理技術與措施,防止農業面源污染物入河。(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區生態環境分局、各鎮、道北街道)
7.工業污染型黑臭水體。依法依規督促企業做好工業污水預處理,采取達標治理、關停搬遷、減產轉產等方式,努力減少工業污水來源。嚴格農村工業企業水污染排放監管和執法,嚴禁工業企業廢水直排。(責任單位:區生態環境分局、區工信局、各鎮、道北街道)
8.底泥污染型黑臭水體。對采取外源控源截污措施消除污染后仍存在黑臭的水體,綜合評估農村黑臭水體水質和底泥狀況,采用底泥清淤、河道疏浚等方式清除底泥內源污染,合理確定底泥處置方式和去向。鼓勵無害化處理后資源化利用,審慎采取投加化學藥劑和生物制劑等治理技術。屬于危險廢物的,須交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安全處置。加強底泥的清理、運輸、處置的全過程管理,避免產生二次環境污染。(責任單位:區生態環境分局、區水務局、區農業農村局、各鎮、道北街道)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以區政府分管副區長為組長,區生態環境分局局長為副組長,區財政局、區水務局、區農業農村局、區住建局、區環衛中心等有關部門及各鎮鎮長為成員的專項治理領導小組(見附件),負責全區農村黑臭水體的治理的指揮協調和綜合調度。
(二)強化資金籌措。嚴格按照整合資金管理規定,在整合資金范圍內打通用途使用,鼓勵采取中央補助、地方政府投入等資金籌措模式,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加大投入力度,積極落實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的用地、用電、稅費、設施產權歸屬等相關優惠政策和管理制度,支持農村黑臭水體治理。
(三)建立監管機制。區河長制辦公室要進一步強化河湖長制工作落實,將摸排發現的農村黑臭水體納入屬地河長制管理范圍,各級河長要切實履行職責,調動各方力量密切配合,協調聯動,認真做好日常巡察,及時發現解決水體漂浮物、沿岸垃圾、污水直排口問題,從源頭控制污染物進入水體,推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到位。建立日常管護機制,屬地鎮、街道要著力構建黑臭水體治理監管體系,建立鎮級負責、村級參與的管理及清理維護制度,定期開展現場巡查抽查。建立村民參與機制,將農村黑臭水體治理納入村規民約,鼓勵村民和村集體投工投勞參與治理。
(四)強化評估驗收。區生態環境分局要聯合區水務局、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組織對農村黑臭水體治理進展及成效進行評估驗收,驗收通過后,及時向市生態環境局提交申請銷號報告、《甘肅省農村黑臭水體治理銷號申請表》和相關驗收檔案資料。
(五)營造良好氛圍。各鎮、各有關單位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網絡新媒體、廣播等大力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的宣傳,讓村民了解整治工作要求,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營造“政府主導、村民參與、社會支持”的良好社會氛圍。
附件:1.天水市麥積區農村黑臭水體專項治理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2.天水市麥積區黑臭水體治理清單
天水市麥積區農村黑臭水體專項治理
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 王禳虎 區政府副區長、區公安分局局長
副組長 高 源 區政府辦公室督察專員
孟想定 區生態環境分局局長
成 員 董小社 區農業農村局局長
王學文 區水務局局長
張 燕 區住建局局長
熊君平 區財政局局長
賈 珩 區工信局局長
徐 峰 區衛健局局長
余成蛟 區畜牧獸醫事務服務中心主任
楊文軒 區城鄉環境衛生治理服務中心主任
盧軍輝 馬跑泉鎮鎮長
霍 軍 花牛鎮鎮長
熊永輝 社棠鎮鎮長
左保明 甘泉鎮鎮長
劉 江 中灘鎮鎮長
楊宏斌 石佛鎮鎮長
張 澤 渭南鎮鎮長
汪 鵬 麥積鎮鎮長
郭海明 新陽鎮鎮長
雷智和 五龍鎮鎮長
胡旭東 琥珀鎮鎮長
楊宏學 伯陽鎮鎮長
陳鵬飛 元龍鎮鎮長
曹瑞民 三岔鎮鎮長
蔣 露 黨川鎮鎮長
劉忠秋 利橋鎮鎮長
王勤飛 東岔鎮鎮長
楊國鵬 道北街道辦事處主任
區農村黑臭水體專項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生態環境分局,孟想定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生態環境分局副局長周保童兼任辦公室副主任,具體負責辦公室相關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如有變動,由接任工作的同志替補,不另行文。
附件2. |
|
|
|
|
|
|
|
|
|
|
|
|
|
|
|
|
|
|
|||||||||||||||||||||||||||||||||||||||||||||||||||||||||||||||||||||||||||||||||||||||||||||||||||||||||||||||||||||||||||||||||||||||||||||||||||||||||||||||||||||||||||||||||||||||||||||||||||||||||||||||||||||||||||||||||||||||||||||||||||||||||||||||||||||||||||||||||||||||||||||||||||||||||||||||||||||||||||||||||||||||||||||||||||||||||||||||||||||||||||||||||||||||||||||||||||||||||||||||||||||||||||||||||||||||||||||||||||||||||||||||||||||||||||||||||||||||||||||||||||||||||||||||||||||||||||||||||||||||||||||||||||||||||||||||||||||||||||||||||||||||||||||||||||||||||||||||||||||||||||||||||||||||||||||||||||||||||||||||||||||||||||||||||||||||||||||||||||||||||||||||||||||||||||||||||||||||||||||||||||||||||||||||||||||||||||||||||||||||||||||||||||||||||||||||||||||||||||
|